刘宗周〔明代〕
白日无光止水寒,臣心逾苦骨逾酸。时当阴雨忧方切,勉济云雷屯且盘。
致主有心归一德,招魂无厉逐偏安。南都应是神游处,羊祜碑前泪万般。
刘宗周
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别号念台,汉族,明朝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也是宋明理学(心学)的殿军。他著作甚多,内容复杂而晦涩。他开创的蕺山学派,在中国思想史特别是儒学史上影响巨大。清初大儒黄宗羲、陈确、张履祥等都是这一学派的传人。刘宗周的思想学说还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当代新儒家学者牟宗三甚至认为,刘宗周绝食而死后,中华民族的命脉和中华文化的命脉都发生了危机,这一危机延续至今。
寄题清轩二首
刘子翚 〔宋代〕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 其二二一 李唐
林同 〔宋代〕
我念卿勿怪,难拚膝上儿。好将南内意,说与肃宗知。
郢中杂歌四首
吴国伦 〔明代〕
赠仙山刚公新创香林
王柏 〔宋代〕
宋玉
刘筠 〔宋代〕
和西湖即席三首
舒坦 〔宋代〕
先公三池祠室学官相传占为公署同年李南才毅
李流谦 〔宋代〕
维摩大士不答文殊问如何是菩萨入不二法门颂
释慧晖 〔宋代〕
六代祖师赞
释心月 〔宋代〕
屠龙之技
庄子 〔先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