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今无〔明代〕
名山归后掩幽窗,贝叶闻翻百虑降。可有义能融宝镜,更堪谁共对银缸。
多时栽藕为高社,且自吟诗答大江。顶相持来须着耳,裴休过后更无双。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再次韵
陈造 〔宋代〕
颂证道歌·证道歌
释印肃 〔宋代〕
渔家傲·几日轻阴寒恻恻
周邦彦 〔宋代〕
残句:床头只有黄州印
王禹偁 〔宋代〕
偈颂一百零四首
释绍昙 〔宋代〕
逍遥咏
宋太宗 〔宋代〕
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
纳兰性德 〔清代〕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
释宗杲 〔宋代〕
南乡子·斜月半胧明
王鹏运 〔清代〕
斜月半胧明,拣雨晴时泪未晴。倦倚香篝温别语,愁听,鹦鹉催人说四更。此恨拚今生,红豆无根种不成。数遍屏山多少路,青青,一片烟芜是去程。
复用前韵呈明略鸡肋集卷十四
晁补之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