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本站因为算法升级出错待修复,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您检索的内容,请点击首页重新搜索即可,感谢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首页>回忆的句子>古诗晓出净慈寺林子方

古诗晓出净慈寺林子方

时间:2025-05-01 鲜于采薇 来源:网篮子

《古诗晓出净慈寺林子方》

网篮子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晓出净慈寺林子方句子如下,如果喜欢请多多宣传哦。

古诗晓出净慈寺林子方

1、凡学佛贵真实不虚,尽除浮奢,志愿坚固,莫贪神通巧妙,深信因果,懔戒如霜,力行不犯,成佛有日,别无奇特。本来心佛众生原无差别,自心是佛,自心作佛,有何修证?今言修者,盖因迷悟之异,情习之浓,谬成十界区分。倘能了十界即一心,便名曰佛。故不得不尽力行持,消除惑业,习病若除,自然药不需要。古云,但尽凡情,别无圣解。喻水遭尘染,一经放入白矾,清水现前。故修学亦如是,情习如尘,水如自心,矾投浊水,浊水澄清。凡夫修行,故转凡成圣也。

2、若见性即是佛,不见性即是众生。若离众生性,别有佛性可得者,佛今在何处?即众生性,即是佛性也。性外无佛,佛即是性;除此性外,无佛可得,佛外无性可得。

3、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众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狱。菩萨观察妄想,不以心生心,常在佛国。

4、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

5、若不如是,必不须守。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6、修道行人,若受苦时,当自念言:人从往昔,无数劫中,弃本从末,流浪诸有,多起怨憎,违害无限。今虽无犯,是我宿殃,恶业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见与。甘心忍受,都无怨诉。逢苦不忧。何以故?识达本故。此心生时,与理相应,体怨进道,是故说言报怨行。

7、用感情换取他人的信仰,无法长久;用道德建立他人的尊敬,历久弥深。

8、释星云(1927年8月19日-),俗名李国深,法号悟彻,其信徒常称之为星云大师。江苏扬州(江都)人,十二岁于南京栖霞寺礼志开上人出家。为临济宗第48代传人。1945年入栖霞律学院修学佛法。1949年春,组织僧侣救护队来台湾。1967年创建佛光山,并出任佛光山寺第一、二、三任住持。

9、圆同太虚,无欠无余。良由取舍,所以不如。

10、夫妻是伦理的关系,不是“论理”的关系。



最新推荐:

维多利亚港描写 05-01

描写小胖子 05-01

描写崂山的句子 05-01

叹气的描写 05-01

描写湖边垂柳的诗句 05-01

描写物的精彩片段 05-01

苍耳的描写 05-01

第一次的细节描写 05-01

学琴的描写 05-01

描写树叶的好段 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