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粹中教授入蜀

楼钥 楼钥〔宋代〕

万山四塞围平陆,大为关中次为蜀。
我生东南未曾到,蜀士游从闻颇熟。
自从襄阳上峻途,高欲登天下临谷。
女娲大山塞空虚,麻线名堆千万曲。
行人一升鹿头关,下瞰平川如画幅。
幅员二百四十里,里出万缗民日蹙。
向来陕西五路兵,退守诸关疆地促。
计臣权宜重增赋,民力尚宽随所欲。
尔来因仍七十年,鬼不输钱无雨粟。
民生哀哉不堪命,外若富饶中不足。
益梓尚有繁盛风,夔峡穷民几比屋。
侧耕危穫供税租,饭多稊稗无嘉谷。
朝廷谋帅弄印久,宣谕尚书剖符竹。
尚书当今第一流,翁婿相望冰映玉。
贻书挽君为此行,古人义概非流俗。
君亦慨然挈家去,掺祛未免再三祝。
君行岂为温饱计,一举高飞快鸿鹄。
丈夫生有四方志,登览山川非碌碌。
顷为假吏到燕山,未行先取山经读。
所至访寻多得力,中原至今在吾目。
北征西征昔有赋,何肯徒行空逐逐。
子西尝因过岘首,遐想羊公欲相沃。
关右放贾眼拔镞,表留卒使癰溃肉。
试推此意向前去,到处前人有遗躅。
五丁开山果何在,赞皇筹边言可覆。
剑门石角皆北向,雪岭界天望身毒。
高皇将坛在汉中,武侯八阵留鱼复。
栈阁绳桥世称险,威茂渡笮来夷族。
李冰离堆如底柱,大宁盐泉若飞瀑。
四路尤多未见书,买归何止三万轴。
黄松次功蜀檮杌,石湖居士吴船录。
君宜预考经行地,却随所见书之牍。
幕中便可资筹策,远业因兹增蕴蓄。
又闻渡泸不在泸南在沉黎,邛崃九折是君家世尤当知。
艺祖按图挥玉斧,大度河外等弃之。
本朝独无南诏患,一语决定无敢违。
成都郡庠千白袍,后来之秀日益奇。
周公礼殿岿然在,画像盘古继宓牺。
春秋奠谒用旧乐,想见节奏并威仪。
谈经约史各专门,学问可以相发挥。
康节遗书有传者,不惜师问穷精微。
先天仅得十二三,声音律吕无窥。
更有异闻多细事,试因余暇质所疑。
青城大面访仙迹,普贤灵变穷峨眉。
街名棋盘路九逵,江号濯锦如汙池。
古柏参天二千尺,水浒鼎立三石犀。
药有珂贝说尤诡,字书不见栮与桤。
金堂鹦鹉扫孤塔,苍溪橘柚五出椑。
嘉陵梵像为最巨,阆州城南天下稀。
少陵入蜀往来久,须行万里方知诗。
我慙寡闻言又拙,君其更为加询咨。
老我无复为世用,但当杜门待君归。
归期未知果何时,时寄尺楮宽吾思。
猜您喜欢

何伦秀才亲霄不能举冀其亲戚故人有知之者

叶适叶适 〔宋代〕

两母久未葬,魂冷常夜嘶。
病妇槌心号,血尽身为泥。
我死不息惜,少忍赋有甓。
何当深九仞,更与崇四尺。

同熊伯通自定林过悟真二首

王安石王安石 〔宋代〕

与客东来欲试茶,倦投松石坐欹斜。
暗香一阵连风起,知有蔷薇涧底花。

游净寺遍参五百应真像

王弘诲王弘诲 〔明代〕

龙岩开净域,鹫岭凝香雾。层级凌虚空,危磴郁盘互。

象设诸天迥,铎响万灵附。奇怪意每殊,变幻理非塑。

向背绕慈航,深浅超梵度。龙蛇争翕熠,神鬼秘藏护。

忍草出芝田,昙花开玉树。五百与真如,三千了禅悟。

旷览结朋俦,恣意同骋步。回轩局微躬,巡檐眩反顾。

暂因惬所适,早已捐俗虑。不作解缨想,宁知舍筏喻。

愿言学无生,永證菩提路。

从军诗三首丙申春二月入五羊三月十日抵雷阳戍所作 其一

德清德清 〔明代〕

旧说雷阳道,今过电白西。万山岚气合,一锡瘴烟迷。

末路随蓬累,残生信马蹄。那堪深树里,处处鹧鸪啼。

听蝉八绝句

杨万里杨万里 〔宋代〕

罪过渠侬商略秋,从朝至暮不曾休。
莫嫌入夜还休去,自有寒蛩替说愁。

湖北巡抚晏斯盛进喜雨诗因用其韵赋诗志怀 其四

弘历弘历 〔清代〕

近日芙蕖绽满塘,对时清暑届农忙。欣兹厚贶才云足,待彼嘉生奏实方。

中野雁鸿频在念,颓风箕帚尚须量。新诗聊当歌豳雅,舞马何烦说谢庄。

同倪正甫尚书游西湖

楼钥楼钥 〔宋代〕

旧说西湖比西子,君言西湖似贤士。
于嗟契阔十五年,一日相逢只如此。
南山北山两高峰,春波滟滟摩青铜。
未能荡桨穷胜处,倚栏一望开心胸。
老我挂冠隐田里,岂知再见烟连水。
小须夏日醉满荷,脱屣东归甘已矣。

四怨三愁五情诗十二首。三愁

曹邺曹邺 〔唐代〕

别家鬓未生,到城鬓似发。朝朝临川望,灞水不入越。
赏析

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节皇后

赵佶赵佶 〔宋代〕

无言哽噎。看灯记得年时节。行行指月行行说。愿月常圆,休要暂时缺。
今年华市灯罗列。好灯争奈人心别。人前不敢分明说。不忍抬头,羞见旧时月。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石处士序

韩愈韩愈 〔唐代〕

  河阳军节度、御史大夫乌公,为节度之三月,求士于从事之贤者。有荐石先生者。公曰:“先生何如?”曰:“先生居嵩、邙、瀍、谷之间,冬一裘,夏一葛,食朝夕,饭一盂,蔬一盘。人与之钱,则辞;请与出游,未尝以事免;劝之仕,不应。坐一室,左右图书。与之语道理,辨古今事当否,论人高下,事后当成败,若河决下流而东注;若驷马驾轻车就熟路,而王良、造父为之先后也;若烛照、数计而龟卜也。”大夫曰:“先生有以自老,无求于人,其肯为某来邪?”从事曰:“大夫文武忠孝,求士为国,不私于家。方今寇聚于恒,师还其疆,农不耕收,财粟殚亡。吾所处地,归输之涂,治法征谋,宜有所出。先生仁且勇。若以义请而强委重焉,其何说之辞?”于是撰书词,具马币,卜日以受使者,求先生之庐而请焉。

  先生不告于妻子,不谋于朋友,冠带出见客,拜受书礼于门内。宵则沫浴,戒行李,载书册,问道所由,告行于常所来往。晨则毕至,张上东门外。酒三行,且起,有执爵而言者曰:“大夫真能以义取人,先生真能以道自任,决去就。为先生别。”又酌而祝曰:“凡去就出处何常,惟义之归。遂以为先生寿。”又酌而祝曰:“使大夫恒无变其初,无务富其家而饥其师,无甘受佞人而外敬正士,无昧于谄言,惟先生是听,以能有成功,保天子之宠命。”又祝曰:“使先生无图利于大夫而私便其身。”先生起拜祝辞曰:“敢不敬蚤夜以求从祝规。”于是东都之人士咸知大夫与先生果能相与以有成也。遂各为歌诗六韵,遣愈为之序云。

© 2023 无忧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