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廌〔宋代〕
陕隘区中世,殷勤招隐篇。应居小有洞,几见大椿年。
庵废云埋谷,琴亡声在泉。至言曾悟主,持此合升天。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颂古三十九首
释道枢 〔宋代〕
吴姬曲 其五
王冕 〔元代〕
八声甘州·被西风吹不断新愁
魏了翁 〔宋代〕
缘识
宋太宗 〔宋代〕
赠钱行人邦寅
顾炎武 〔明代〕
李白真狂客,江淹本恨人。生涯从吏议,直道托群伦。
之子才名重,相知管鲍亲。起风还鹢羽,决海动龙鳞。
孤愤心尤烈,穷愁气未申。彫年黄浦雪,残腊玉山春。
贯日精诚久,回天事业新。南徐游历地,傥有和歌辰。
题金粟洞
胡仲弓 〔宋代〕
道逢过军投宿山寺
真山民 〔宋代〕
颂证道歌·证道歌
释印肃 〔宋代〕
是非吟
邵雍 〔宋代〕
还旧居
戴良 〔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