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潜〔宋代〕
吴潜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望武夷时与黄元质同赋
郑善夫 〔明代〕
客路未千里,名山已万重。歌传武夷曲,兴落幔亭峰。
密竹幽幽鸟,深溪隐隐舂。黄生诗句好,吾得事游踪。
十六日自怀远解缆风色大顺喜吟一律
张洵佳 〔清代〕
长淮形势亘蟠空,千里征帆踞上风。云脚遥拖洪泽远,涛头直接大江东。
秋深芦管飞霜白,天远沧波浴日红。幸我回头先得岸,不然仍在浪淘中。
如梦令(海棠)
方岳 〔宋代〕
说之方忧韩公表大夫疾遽致仕乃蒙传视送陈州
晁说之 〔宋代〕
偈颂四十二首
释祖先 〔宋代〕
挽江惟志学佛坐解 其一
蓝智 〔明代〕
儒者推宗墨者师,何论削发与披缁。词场星斗声名远,心印虚空慧定随。
已见藜床安坐逝,长怀莲社失前期。生刍拟向门人哭,大笔谁书有道碑。
将发汉口毛子霞在武昌不得更别舟中夜坐作诗寄之
陈恭尹 〔清代〕
沧波芳草暮生烟,东望离心倍黯然。短棹拟过黄鹄渡,轻装催上白门船。
遥从江汉分流地,坐到星河欲晓天。明日五更应已远,故人残月正高眠。
江城梅花引·相思无处著春寒
刘辰翁 〔宋代〕
望远行·青钱流地
佚名 〔宋代〕
题饶州酒务厅屏
刘季孙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