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游栖霞四首 其四
周文璞 〔宋代〕
府帖昨夕下,许奉半月急。遂作兹山游,惘恍忧思失。
古迹堕榛莽,久久失修葺。南唐石塔好,岿然对人立。
高碣缠蛟龙,奇画耐风日。明旦丹阳路,万感当毕集。
说似石翁婆,皆须为余泣。
和虚舟明府赋得不知秋思在谁家
吴琏 〔明代〕
梧叶飘寒不禁秋,况逢清夕露华流。征人漠漠云归塞,晚笛声声风满楼。
琴罢有人添别恨,情多何处赋閒愁。扁舟偏剩沧江客,头白冥心月共悠。
次韵郡僚樱桃之什
强至 〔宋代〕
唐多令 和刘改之
张之翰 〔元代〕
赠吴之山
王问 〔明代〕
堪笑
方岳 〔宋代〕
送海陵孙县丞三首 其三
项安世 〔宋代〕
新安老子放穷山,星婺仙人古柏间。今日吾侪随利禄,高风千里断跻攀。
天寒日短双轮去,海阔波深万艇还。上彻浮图须自力,有为何地不曾颜。
酬王伯虎
王安石 〔宋代〕
竹 其一
吴惟信 〔宋代〕
所爱幽窗下,烟丛与露枝。才闻风起处,便是雨来时。
节直将谁比,心空只自知。青青长在眼,休说化龙迟。
酹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