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燮清〔清代〕
去年此刻曾相见,略诉殷勤。略解温存。略有思量未当真。
今年此刻重相见,瘦了眉痕。肥了愁根。难道秋来例病人。
黄燮清
黄燮清(1805~1864)晚清诗人、剧作家。原名宪清,字韵甫,号韵珊,又号吟香诗舫主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
再游天平,有怀旧事,且得卓庵之处,呈寿老
范成大 〔宋代〕
范叔刚以诗送豆粥次韵答之
孙应时 〔宋代〕
听野老所言
释文珦 〔宋代〕
读杜子美集
姜特立 〔宋代〕
过招贤渡档四首
杨万里 〔宋代〕
别伦右溪诸君乡回夜泊大观桥有感 其二
王渐逵 〔明代〕
朗然心镜本昭明,况复涵虚混太清。身有羽翰从迅逸,地非壶阆亦仙灵。
中秋十四日夜对月上南平主人
齐己 〔唐代〕
养心殿碧桃树 其二
弘历 〔清代〕
岂是春光为少留,新愁旧恨记从头。由来仙树元都种,不落诗人泪不休。
北山作
刘克庄 〔宋代〕
乘舟过贾收水阁收不在见其子三首
苏轼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