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谊〔清代〕
虹舒电拖气峥嵘,甃石粼粼雁齿横。总束河流趋淀泊,遥联地脉接沧瀛。
轮蹄疑欲从天度,楼阁真同对镜明。自笑本非题柱客,担囊几次逐人行。
刘天谊
刘天谊(1774—1854),字宜甫,号戒庵,先世深州人,其父实斋徙居于青县温褚村(今属沧县)。弱冠游泮,秋闱屡试不售,遂绝意进取,肆力于古文辞。与朱煌号称二杰,著有《同野堂诗文集》。其诗见于《津门诗抄》。
偈颂一百零九首
释可湘 〔宋代〕
水调歌头·沧浪亭
苏舜钦 〔宋代〕
送何明府之秦邮(何,淮东人。已三为县令)
高启 〔明代〕
同熊伯通自定林过悟真二首
王安石 〔宋代〕
因学者问生死到来如何抵当答以四偈
释梵琮 〔宋代〕
与茅山李道士同宿石门
陈柏 〔宋代〕
山空万籁沈,论语对青灯。君本无心侣,吾真有发僧。
大茅峰四绝句 其一
陆文圭 〔元代〕
悬崖石磴刷苔青,空谷无仙鬼亦灵。闻说游人多好事,谁能扶直半山亭。
送胡叔献被召二首
刘克庄 〔宋代〕
至正廿三年四月淮南王左相微行淞江步谒草玄阁夜移酒船宴阁所
杨维桢 〔元代〕
微行谁识王丞相,草履过门如野人。太史遥遥瞻紫气,老夫急急裹乌巾。
子陵故友终辞汉,张禄先生又入秦。休说五湖天样阔,扁舟何处不容身。
颂古一百则
释正觉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