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洪平叔游武夷

高攀龙 高攀龙〔明代〕

连宵阴雨长春菭,方驾山中云即开。峰胜正愁舟急过,滩高绝便首重回。

排云岩竹山山出,映水春华曲曲来。薄暮天游最高顶,可无呼月醉深杯。

高攀龙

高攀龙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猜您喜欢

连日二相过史局,不到省中,後园杏花开尽

杨万里杨万里 〔宋代〕

史馆频催史笔迟,道山还解有忙时。
後园两日不曾到,开尽杏花人不知。

赠铁面王说易

马廷鸾马廷鸾 〔宋代〕

春风吹袂过溪塘,有客来称铁面郎。
今代贵人甘软媚,可能肮脏倚门墙。

游净寺遍参五百应真像

王弘诲王弘诲 〔明代〕

龙岩开净域,鹫岭凝香雾。层级凌虚空,危磴郁盘互。

象设诸天迥,铎响万灵附。奇怪意每殊,变幻理非塑。

向背绕慈航,深浅超梵度。龙蛇争翕熠,神鬼秘藏护。

忍草出芝田,昙花开玉树。五百与真如,三千了禅悟。

旷览结朋俦,恣意同骋步。回轩局微躬,巡檐眩反顾。

暂因惬所适,早已捐俗虑。不作解缨想,宁知舍筏喻。

愿言学无生,永證菩提路。

观澜阁

项安世项安世 〔宋代〕

先生高阁水之滨,一秃翁从众主人。
欲说观澜先自愧,况逢收潦更难陈。
霜余过濑声逾急,日落浮霞景转新。
千里迢迢春不断,陶潜曾点是知津。

渔家傲·至道不遥只在迩

佚名佚名 〔宋代〕

至道不遥只在迩。毫厘差失如千里。道是难来元却易。如相契。一超直入如来地。水火交时为既济。三尸六贼都回避。只此长生仍久视。身口意。化成一点冲和气。

解剡孝嘉道中答溪民群来遮轿问新知县如何二首并寄李宰 其一

陈著陈著 〔宋代〕

水浅山深土半沙,刀耕火种做生涯。今年水旱那堪说,存得妻儿能几家。

送何同叔赴湖南漕

彭龟年彭龟年 〔宋代〕

畴昔登贤书,夫子持文衡。
每见辄忽别,问端不能更。
一从齿周行,后先佐司成。
未几奉辟书,复接台中评。
词色陶春和,风味浥秋清。
人生事好乖,岁晚意始倾。
云何千里去,一节湘中行。
留行我无说,脱去公方荣。
人言转输重,我视锱铢轻。
望之拾遗愿,公岂少此情。
向来否泰疏,上亦知忠诚。
公身有内外,公意无亏盈。

逍遥咏

宋太宗宋太宗 〔宋代〕

昔日神仙皆烧炼,不说根由人岂见。
本是凡情枉谩劳,何年待得成九转。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草偃云低渐合围

王国维王国维 〔近现代〕

草偃云低渐合围。雕弓声急马如飞。笑呼从骑载禽归。
万事不如身手好,一生须惜少年时。那能白首下书帷。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渔家傲·题玄真子图

张元干张元干 〔宋代〕

钓笠披云青嶂绕,绿蓑细雨春江渺。白鸟飞来风满棹。收纶了,渔童拍手樵青笑。
明月太虚同一照,浮家泛宅忘昏晓。醉眼冷看城市闹。烟波老,谁能惹得闲烦恼。
© 2023 无忧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